中新網2月11日電(上官雲) 央視馬年春晚已落下帷幕,但相關話題卻遠未結束。9日,《咬文嚼字》雜誌在其官方微博公佈“挑刺”央視馬年春晚結果,指出晚會在字詞方面主要存在3大錯誤。該消息經媒體報道後迅速引起熱議,不少網友均質疑《咬文嚼字》矯枉過正。提及此事,《咬文嚼字》主編郝銘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,央視馬年春晚出現的字詞錯誤並非僅此3處,編輯部挑出這些在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錯誤也絕無惡意,僅為借助春晚這個廣受關註的平臺,讓這些錯誤引起公眾註意,以傳播知識。
  《咬文嚼字》指央視春晚字詞3大錯誤
  9日,《咬文嚼字》雜誌社在其官方微博發佈文章,稱馬年央視春晚在字詞方面主要存在3處錯誤:將“血脈僨張”的“僨”誤讀為“pēn”;誤用“每片”修飾“滄海桑田”;“春晚是想你的365天”提法混淆農曆與公曆的概念。
  首先,在合唱《光榮與夢想》結束後,主持人張國立表示:“這雄壯的歌聲,真是聽得讓人血脈pēn張啊!”此處未有字幕,但按照語境推斷,正確的寫法是“血脈僨張”。郝銘鑒告訴記者,無論是寫作“賁”還是“僨”,張國立讀pēn都是錯的。
  其次,開場歌曲《想你的365天》里有一句歌詞:“當看過這世界的每片滄海桑田,最美的還是家的屋檐。”郝銘鑒解釋道,“滄海桑田”是個成語,比喻世事變化巨大。可見“滄海桑田”的字面意思是“滄海變成了桑田”,而非“滄海與桑田”,因此前面不能用“每片”修飾。
  最後,馬年央視春晚剛開始的短片《春晚是什麼》最後屏幕文字顯示:“春晚是想你的365天”。郝銘鑒指出,民間確實有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”的說法,但這個“年”是公曆年,與按照農曆除夕時間舉辦的“春晚”關係不大。《春晚是什麼》短片顯然把公曆年和農曆年弄混了。
  挑刺央視馬年春晚被質疑“矯枉過正”
  《咬文嚼字》為春晚挑錯的文章發出不到一天便成為熱議話題,網友在驚嘆“長知識”的同時也提出了質疑,認為春晚主要功能是為一家團聚的時刻提供歡樂,《咬文嚼字》提出的說法未免矯枉過正。
  一些人在看到該文章後紛紛表示“長知識”,網友“清寂月夜”首先對《咬文嚼字》挑出的錯誤“點贊”,認為“是個不錯的事情,可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錯誤,值得關註。”
  然而,同時也有網友對此持質疑態度。提及《咬文嚼字》提出的三個錯誤,有網友認為“365天”並非具體的數字,而是一種意指,即約定俗成的說法,表達了“春晚”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機會和場合,這裡的365天代表了一年來人們對遠方親人的想念,不必如此“咬文嚼字“。
  此外,有網友指出,春節是指立春,除夕和過年是農曆,春節則為陽曆,因而表示《咬文嚼字》才是弄不懂得中國的曆法,更質疑其“挑刺”的權威性。
  《咬文嚼字》主編:借“挑刺”春晚傳播知識
  提及此次“挑刺”央視馬年春晚引起的爭議,郝銘鑒表示,《咬文嚼字》是本小刊物,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是傳播知識,借助能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的“大事件”進行知識性講解,讓大家能夠既享受歡樂,又提高知識文化水準。因此,此次挑錯央視春晚絕無惡意,只是為借助春晚這個廣受關註的平臺,讓這些錯誤引其公眾註意,以傳播知識。
  在現代社會中,常有對字詞的誤讀誤用現象,尤其是當現代人面對古時流傳下來的一些成語、俗語時。郝銘鑒對此很是擔憂。他舉例道,比如《詩經》中有“七月流火”之說,有人便以為是天氣很熱,實際意義是天氣轉涼。因為當時的七月是農曆七月,公曆已在九月之後。
  “‘血脈僨張’在當代是常用詞,但用對的人很少,或寫錯字或讀錯音。2008年我們曾專門指出差錯,但無人理會。今年正好借春晚這個平臺再次提出錯誤,但願這次能引起更多人的關註。”郝銘鑒稱。
  字詞搭配有誤的現象在流行歌曲中亦屢見不鮮。郝銘鑒表示,史上宋詞便是用來歌唱的,文字亦十分精緻,並未因遷就“唱”降低對文字的要求。而現在的歌詞中存在大量語法問題,旋律優美文字卻難經推敲。比如“一座座山川”的用法並不准確,“川”不能用座來修飾。郝銘鑒說:“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,我們在歌曲創作的當中,怎麼能讓詞進一步提高。因此編輯部才提出‘每片滄海桑田’的等類似歌詞中的錯誤。”
  “我們‘挑錯’都有一個龐大的專家團隊在支撐,每次提出錯誤都是經過相關領域專家的反覆論證。如果經我們發佈的錯誤有失誤之處,我們亦會公開更正並致歉。”郝銘鑒最後解釋道。  (原標題:《咬文嚼字》回應挑刺春晚質疑:有專家團隊支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x89vxyvf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